3月19日,由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王建国教授牵头,四川大学、南京工业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化工过程中非常规条件下的传递、反应与测量”启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。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五处处长张国俊,流动项目主任陈杰出席启动会。项目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张涛研究员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河南大学张锁江教授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教授,江苏大学邢卫红教授,浙江工业大学李小年教授,清华大学骆广生教授,天津工业大学仲崇立教授,上海交通大学罗正鸿教授,清华大学徐建鸿教授,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温晓东研究员,复旦大学汪国雄教授等11位专家学者组成。浙江工业大学科研院院长陶新永教授,以及项目各承担单位负责人浙江工业大学王建国教授,四川大学褚良银教授,南京工业大学陆小华教授,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刘植昌教授、研究骨干等50余人参加会议。会议开幕式由陶新永主持,项目启动会由张涛院士主持。
高翔在致辞中感谢与会领导、专家及项目骨干对学校发展和项目实施的大力支持。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重大产业需求为导向,构建了从基础研究、技术开发到工程应用、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。学校尤其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工作,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撑与保障。他指出,学校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化工过程中非常规条件下的传递、反应与测量”启动实施为契机,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,推动化工领域前沿研究与技术创新,力争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。
张国俊表示“化工过程中非常规条件下的传递、反应与测量”重大项目启动意义深远。面对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,化工行业迎来新挑战与机遇,该项目聚焦非常规条件下的核心科学问题,探索新理论与测量手段。他强调,项目组需结合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,强化跨学科协作,力争产出原创成果。他希望团队吸纳专家建议,优化研究路径,为化工学科和能源转型贡献力量。他对浙江工业大学及项目团队表示祝贺,期待项目取得突破。
王建国从总体目标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案、课题设置与研究队伍、工作基础与预期成果四个方面作项目总体汇报。各课题负责人分别从课题目标与任务、研究方案、研究基础、与项目课题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。
在张涛院士的主持下,专家组专家就项目实施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。
项目组表示,将以此为契机,力争产出一批具有原创性与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,通过项目推进打造一支更具竞争力的高水平研究团队,为我国化工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贡献力量。
启动会由浙江工业大学、绿色化学合成与转化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、先进分离膜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、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、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