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走的党史课丨不忘初心,厚植爱党爱国情怀

作者:化工学院党员之家责任编辑:发布时间:2022-01-10浏览次数:30

2021330日(周二)早上九点,精细化学品方向师生联合党支部赴杭州都锦生织棉博物馆参观学习。都锦生织棉博物馆占地7000余平方米,其中陈列室500平方米,是我国第一家专题织棉博物馆。以进千件实物和照片详尽介绍了我国传统织棉两千年的历史。都锦生,起初是一个人名,进而是一个厂名、品牌名,随之又特指一种艺术品,已经成为杭州丝绸的标志之一。



首先,在博物馆带队人员的带领和讲解下,我们对都锦生的整个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。都锦生一生有很多作品,在他23岁的时候,世上有了第一幅风景织棉画——“九涧十八溪”。他的最出名的作品之一——《宫妃夜游图》,曾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展出,荣获金质奖章,这在当时甚至放到下现在都是一种荣誉。

我们在馆里见到了各种各样的织棉制品,有风景图,有人物像,也有图腾等。同时我们还见到了传统的棉织机器,相关老师还给我们示范机器是如何工作的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我们也亲手体验了织棉的过程。



如今,都锦生不仅仅是一个品牌,他从一定程度上浓缩了杭州一个时代的历史,成为了一种非物质文化遗。作为杭州的名片之一,国家领导人和其他来杭人员,每每都会来参观一下,感受历史的韵味和文化的传承。都锦生的一生可谓具有非常厚的传奇色彩,同时,他也是一位很爱国的人。九一八事变后,为抵制日货,停购日产人造丝,改用意大利和法国人造丝。193712月,日军侵占杭州,因拒绝出任日伪杭州市政府科长而遭到日军的报复。但他绝不妥协,始终把爱国放在第一位,他的厂房与设备全被日军烧毁,他被迫避居上海,于19435月在上海病逝。

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,把爱国和爱党相统一,永记初心,砥砺前行,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,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和改革开放的推动者,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不懈奋斗。